一种高效冷凝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除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冷凝除湿器。背景技术:2.化工领域中,经常需要对产物中的一些产物进行除湿处理,尤其是对气体,一般而言都是通过活性炭或者一些微球来对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吸收。但是该种吸收方法存在一些缺点:(1)干燥剂不能循环使用,当干燥剂吸收达到饱和时,干燥剂就失去了作用,需要定期购买,及时更换干燥剂;(2)干燥效果不理想,不能使气体中的水汽干燥到较低的程度;(3)成本高,需要安排特定的人工更换干燥剂;(4)效率低,更换干燥剂时需要停止机器运行,影响干燥的效率;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并使气体中的水汽保持在较低程度的装置。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冷凝除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不能循环干燥的缺陷。4.一种高效冷凝除湿器,包括罐体,转动设于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气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罐体顶部的出气组件,所述罐体内部中空,中心处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上固定设有若干将所述罐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腔体的分隔板,所述腔体内部设有若干与所述进气组件连接的冷却管,所述腔体内部填充有浸没所述冷却管的冷却液;5.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管连通的喇叭管,与所述喇叭管连接的连接管,与所述连接管连接的换气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换气组件底部并与所述连接管相对连接的通气管组件;6.所述换气组件的外侧设有带动所述换气组件和所述罐体转动的电机。7.进一步的,所述换气组件内部中空并通过隔板分隔为若干与所述腔体相同数量的区域。8.进一步的,所述换气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管连通的第一转体以及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转体底部并与所述通气管组件连接的第二转体。9.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体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管连接的收集管以及与所述收集管连接的排气管。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转体固定连接。12.所述收集管、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通气管组件上均设有电磁阀。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高效冷凝除湿器,通过设置的腔体和冷却管对通入的气体进行水汽的去除,再通过热空气将附着的水汽加热排出,随后通过冷气对冷却液进行降温从而实现通过物理方法将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去除;14.通过设置的换气组件和电机能够带动罐体转动,使其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与底部设置的多个管道连通,多个管道分别通入不同的气体,分别实现冷凝除湿,吹气去湿,降温步骤,从而实现循环对气体进行除湿干燥的功能;15.该种除湿器能够通过转动运行循环使用,不停歇的对气体进行干燥除湿,不会对气体的除湿效率造成影响,除湿区域循环间歇使用,不会对机器造成负担,机器使用寿命长,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除湿,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的气体除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换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0.其中:1?罐体,2?换气组件,3?通气管组件,4?排气管,5?冷却管,6?腔体,7?分隔板,8?旋转柱,9?喇叭管,10?收集管,11?连接管,12?电机,301?第一管道,302?第二管道,303?第三管道,304?第四管道。具体实施方式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2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效冷凝除湿器,包括罐体1,转动设于所述罐体1底部的进气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罐体1顶部的出气组件,进气组件通入气体后从出气组件排出,所述罐体1内部中空,中心处设有旋转柱8,所述旋转柱8上固定设有若干将所述罐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腔体6的分隔板7,一个旋转柱8用于支撑罐体1并起到分隔作用,所述腔体6内部设有若干与所述进气组件连接的冷却管5,所述腔体6内部填充有浸没所述冷却管5的冷却液,气体从冷却管5进入并停滞,通过冷却液对冷却管5进行降温,降温后气体中的水汽附着在冷却管5上,从而实现除湿;23.腔体6至少有三个腔体,其中包括有一个除湿腔体,用于将待除湿的气体通入冷却管5中,并将冷却管5的两端封堵,气体停滞在冷却管5中进行除湿,气体中的水汽将附着在冷却管5的内壁上;包括一个去湿腔体,向冷却管5中通入温度较高的气体,用于将附着在冷却管5内壁上的水珠蒸干;还包括一个降温腔体,将干燥后的冷却管5进行降温,使冷却液降温到一定温度,便于除湿;三个腔体通过转动罐体来实现转换,每个腔体的处理时间相同,可以同步进行不会耽误工作流程;24.或者腔体6可以有四个,其中包括有一个除湿腔体,一个去湿腔体,两个降温腔体;25.或者腔体6可以有六个,其中包括有两个除湿腔体,两个去湿腔体,两个降温腔体;26.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管5连通的喇叭管9,与所述喇叭管9连接的连接管11,与所述连接管11连接的换气组件2以及连接于所述换气组件2底部并与所述连接管11相对连接的通气管组件3,通气管组件3将气体引入到喇叭管9中,喇叭管9将气体引入到冷气管5中;27.所述换气组件2的外侧设有带动所述换气组件2和所述罐体1转动的电机12,电机12转动后通过带动换气组件2来带动罐体1转动,可以通过齿轮组或者履带组进行带动旋转。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组件2内部中空并通过隔板分隔为若干与所述腔体6相同数量的区域,换气组件2将气体通入到腔体6中,并保证气体不会互窜。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组件2包括与所述连接管11连通的第一转体以及转动设于所述第一转体底部并与所述通气管组件3连接的第二转体,通过电机带动上部分的第一转体转动,第二转体与地面固定,保证装置的稳定。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组件3包括与所述第二转体连接的第一管道301、第二管道302、第三管道303以及第四管道304,每个管道根据情况通入不同的气体,各个管道不会互相窜气,保证气体的有序输入。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组件包括与所述冷却管5连接的收集管10以及与所述收集管10连接的排气管4,气体处理完成后通过收集管10和排气管4排出。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柱8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转体固定连接,通过带动第一转体转动后带动旋转柱8转动。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集管10、所述连接管11以及所述通气管组件3上均设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收集管10,连接管11和第一管道301、第二管道302、第三管道303以及第四管道304的通与断。34.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